《自励教育体系建设与途径探索的研究》开题报告
沈阳市第一四五中学 王家伟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背景
在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著作中,我们可以发现,“教会少年自我教育”,始终是他理论上的追求,也是他对自己25年教育工作经验的深刻总结。他把“自励教育”提到教育的本质、教育的规律、教育的真理、教育的智慧和艺术的高度,一而再,再而三地加以阐述。他说:“我十分坚信,能激发出自励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比起组织星期日的消遣来,教会少年自励教育要困难得多。比起直到少年走出校门沉醉于无拘无束的自由空气之前抓住他的手不放来,教会少年自励教育也要艰巨和复杂得多。惟有能激发出自励教育的教育,才能解决这些困难。我在学校里干了近四分之一个世纪,我多年的工作经验已使我对此确信无疑。”他认为,放任自流的教育和抓住不放的教育,都不能算真正的教育。他还说:“多年的经验使我懂得一个真理,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教育规律之一;要这样教育小小年纪的人,让他拥有他付出昂贵代价得来的精神财富。这代价就是奋发努力,就是克服困难。学校教育的最初步骤,实质上就是激发自励教育的能力。”也就是说,自励教育能力的培养,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核心问题。
(二)选题意义和价值
1、理论价值
培养学生的自励教育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思想和自我管理能力。本课题是在当前班级管理中的现状与新时期德育要求的差距的前提下,探索出相关的教育对策,总结出科学的教育模式和教育规律。同时本课题研究对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效率,减轻班主任的工作压力,使班主任能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教育教学以及研究工作中,从而探索、研究出更有创新的管理方法,并予以实践、应用,把班级建设和学生自主管理推进到更高层次,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2、现实意义
素质教育四大支柱——求知、做事、共处、做人,从素质教育到习惯培养,到非智力因素培养,到学生学习方法、学习自主性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等方面都至关重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教育思想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励教育为基础。自励教育思想的形成和自我管理的能力的提高,是决定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一个重要因素,对现实教育,对学生们的学习成长将会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这项教育研究成果的应用,对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从而开发出他们应有的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率与学习成绩,可以把学生的学习成绩整体提高一个档次,使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提升一个层次。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1、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自励教育的思想,历史悠久。老子有句名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战胜自我者才是真正强而有力的人。而“战胜自己是最不容易的胜利”。孟子主张学习、学问必须在“自求”、“自得”上下功夫,即人们要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尽可能地发挥内在的学习潜力,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才能深切体会,融会贯通,在这个基础上贮积深厚而达到取之不尽、运用自如的境地。孔子主张“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里仁篇》),即只要主观努力积极追求,主动学习和思索,就能够成功,人就可以成为君子。他还强调“内省、践履、躬行”,即要身体力行,知行统一,言行一致,多干实事,少说空话,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篇》)。从以孔子为代表的自我修养、慎独,到朱熹的立志、自律,再到吴与弼的体悟、自省、自讼,再到现代人的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反思等等,其思想和方法论是一脉相承的。
2、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有关现代学生自励教育的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是苏霍姆林斯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励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关于自励教育最为经典的诠释。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自励教育是学生正常的精神发展的条件,战胜自己是自励教育的起点,劳动、体育锻炼、美育是自励教育的重要因素,引导少年学生真正的阅读是自励教育的有效手段,教育者是学生自励教育的指导者。” “没有自励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传统教育中,斯宾塞、第斯多惠等人对自励教育均有过论述,之后许多著名教育家也对此发表过见解。二战后,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在工读教育中,特别突出了学生的自励教育和自我管理的价值,赞可夫在教学与发展实验研究中,特别提出要让学生理解和参与学习过程,以此让每个学生包括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均得到发展。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出版了一份关于教育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文中提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并指出“这种个人同他自己关系的根本转变,是今后几十年内科学与技术革命中教育所面临的最困难的一个问题。”
此后,有很多国家的教育界都开始强调自励教育的重要性。例如,1983年日本文部省指出,今后必须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励教育能力”。也就是从学生所处的认知环境的变化以及他们的精神状况出发,最迫切的任务是以唤起学习热情为中心,养成主动学习的能力;同时重视学习方法的学习。自励教育能力也就是要在终身教育中发挥作用的生活能力。
(四)课题核心概念界定
自励教育指作为教育主体的人自己对自己进行教育。其最终目标是受教育者能独立地做到思想的成熟,道德的完善,行为的校正,能自主确立发展目标并不断激励自己向更高的目标前进,能够恰当的进行自我认识和评价、选择目标、制定与执行计划,选择学习、做事的方法,对自身行为及心理进行调整,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研究重点:
研究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励教育能力,探索有利于发挥学生自觉性、主动性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激励学生学习内动力的研究;新课程标准下学生学习方法变革的研究;学生预学习惯的养成、自我管理作业的方法研究;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自励教育和自我管理方法的研究;通过每节课的自我反思培养学生自励教育的能力。
研究难点:
需要调整、改革部分不适宜研究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需要学校领导创设宽松民主的研究氛围,研究者自身应具有担当和魄力。学生自励教育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考验教师的耐心和社会的宽容度。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机会,增加了结果的不可控性。学校干部和老师需要进一步认清教育与自励教育之间的关系,从观念上做出调整和改变,切忌浮躁和急功近利的思想,真正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
(六)主要创新之处
从历史的角度进一步丰富自励教育的内涵,明确自励教育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及互动的历程,掌握两者发展的趋势,为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指导;探索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励教育的操作模式、途径、策略和方法,探索自励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初步建立与实施自励教育相适应的管理体系。
二、研究的依据
(一)理论依据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促进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而自励教育就是自我教育的一种方式。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少年期和青年早期是个性在智力方面、道德方面和社会思想方面自我形成的时期,在这个年龄期,学生正常的精神发展,取决于他在活动和集体关系的各个领域中的自我确认进行的深刻程度如何。“一个少年只有当他学会了不仅仔细地研究周围世界,而且仔细地研究自己本身的时候;只有当他不仅努力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而且努力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时候;只有当他的精神力量用来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完善的时候,他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这实际上指出了在学生的精神生活领域中自励教育对其成长与发展的必要性。苏霍姆林斯基的自我教育理论,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二)政策依据
十八大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要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内涵发展,外在的保障机制是促进教育优先发展,而内在的发展动力是改革创新,培养和发挥学生自励教育能力正是学生内在发展的动力。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自励教育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国民只有具有了较强的参与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才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全民劳动者的素质。
(三)实践依据
1、培养学生自励教育能力符合学生道德品质形成规律。来自外部的管理只有和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通过学生主体的自我接受,内化为自觉的行为,才能够取得教育的真正实效,并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2、培养学生自励教育能力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为目标。自励教育充分肯定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充分地展示和发展学生个性特征,有效培养学生身心素质和创新素质。
三、研究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课题研究本质上是一种科学研究,它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扎实有序地推进。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理论探究和实践运用相结合。
2.合作性原则
学会与人交往合作,学会与人共同承担素任、共同分享快乐和成果是完成课题研究的基本保证。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在开展研究课题过程中要发扬团队精神,学会合作与分享。
3.实践性原则
学生是课题的主体,能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研究性学习成败的关键。自励教育的培养应该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自己设计、组织、管理,充分发挥课题组全体学生的能力,努力增强在执行时的实效性。
4.灵活性原则
任何经验都有其认知或实践的局限性,我们必须遵循与时俱进的观念,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因地制宜的策略创新,使其更具可操作性。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和总结出一套适合我校的自励教育的体系及建立体系的途径,以指导学校的整体工作。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自我激励、自我管理的能力,使学生获得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思想意识,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构建有效课堂教学的模式及操作策略研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使广大教师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改革,在科研和教改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推动学校的教学研究工作走向科学发展、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研轨道。
(二)研究内容
1、培养学生的自励教育与自我管理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探索适合于培养学生自励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策略。
2、创设学生自励教育的指导机制。这一机制创设的前提和关键在于指导者要转变观念、提高素质。研究如何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
3、建立学生自励教育一系列评价体系。核心在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德性养成。
4、提供学生自励教育的施展平台,也就是要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时空环境和条件。
5、丰富学生自励教育活动的内容,这是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载体。
五、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的对象
研究对象是初中七、八、九年级全体学生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调查研究、统计分析、比较研究、理论研究、行动研究等方法。
1、行动研究法:制定个性研究方案,通过学生实践情况进行分析,再研究调整重新进行实践。并将经验总结、记录,形成有价值的文字。
2、资料收集法:深入班级,深入学生个体,对学生现状进行调查,利用不同的资源进行收集,找准问题所在,明确研究对象。
3、学生带动法:通过一小部分学生先学、先走,在带动、感染他周围的学生自我激励。
4、教育实验法:立足于自己的所管理的班级,通过实验前、后学生自我激励的变化,找到适合学生自我激励的方案。
5、个案研究法:结合课题研究目标,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制定自我激励计划,针对个性发展的需要,进行有效指导。
6、文献法:广泛收集整理文献资料,如经典书籍,名人格言,以及课程标准推荐的书目,为学生阅读提供具有时代性,创造性的正面教材。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
[2]苏霍姆林斯基著.肖勇译.《教育的艺术》[M].湖南教育出版社.
六、研究的过程与实施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5年11月---2016年2月)
1、做好课题的选题、申报工作,完成课题申请书的书写。
2、了解相关政策,学习教育教学理论。
3、统计每个学生最近三次考试成绩,以便将来进行实验前后的对比等。
4. 向全校学生下发调查问卷(家长问卷、学生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成绩、理念、价值观、人生观等。
5、建立学生个人档案,随时跟踪学生的实时变化。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016年3月---2017年8月)
1、成立各学科子课题组,分解课题研究任务。组织子课题研究教师学习培训,明确研究任务、要求,责任到人;
2、结合课题,开始行动研究:第一步:各实验老师写出具体的教学方案与计划;第二步:形成初步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策略;第三步:综合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策略,拟定适合在课堂中加强学生自励教育和自我管理的一些策略方法。
3、各学科子课题组定期组织研讨交流,不断地组织实践探索;
4、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理念,逐步形成自励教育的体系。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17年9月---2017年11月))
1、对本课题研究进行反思性评价,对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堂教学的方法策略进行全面总结;
2、做好各类资料的总结工作,课题组教师完成相应总结经验及成果;
3、撰写研究报告,接受中国教育学会和市区专家的结题评审
七、保证措施
1、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对课题立项的管理办法,经学校审批,按程序立项。
2、严格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严格遵守学校课题研究管理制度,课题负责人对课题全面负责,具有管理权。全面负责课题的进度、经费、人员调配等项工作,严格按课题进度完成各项任务。
3、严格课题组成员的管理。课题组成员要专项专人,课题研究人员一经确立,不得随意更改,确保研究人员稳定性。课题组成员务必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大胆创新,勇于探索的原则,始终保持高度的热情,积极参与本课题的各项活动。
4、严格课题研究的时间管理。课题组成员大多是一线教师,有一定的教学实践,教学经验丰富,课题组成员要根据课题小组的计划和分工安排,明确任务,随时积攒课题研究资料,记录相关实验数据。实验记录应及时、准确、真实、完整,并随时观察数据的变化。每项实验结束后,及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确保课题研究按时按计划进行。
5、严格课题研究的成果管理。课题研究过程中的资料,包括申请书、立项书、开题报告书、实施方案;实验研究调查、分析、测试等重要原始记录和数据,论文清单、结题申报材料、证书等,都要有严密的管理措施。对于科研成果,由课题负责人按时立卷归档。
6、严格课题研究的经费管理 。学校具有课题研究的专项经费,专款专用,课题组成员应遵照节俭办事,讲究效率,讲究效益的原则,根据实际需要,确保课题研究经费准确有效的落实。即保证研究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效果的基本条件。
八、预期成果形式
主要形式有研究报告、论文、著作、案例等。
九、课题组构成
1.指导组
教师进修学校科研部黄老师等
2.课题组(直接参与研究的有关人员),分主持人和成员,并写清其单位、职务及分工。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专业职务 研究专长 学历 工 作 单 位
孙宇 男 1966.03 党支部书记 师德建设 本科 沈阳市第一四五中学
刘娜 女 1969.12 教学副校长 教学管理 本科 沈阳市第一四五中学
林华 男 1966.02 德育副校长 德育管理 本科 沈阳市第一四五中学
张国成 男 1960.04 工会主席 师德建设 本科 沈阳市第一四五中学
倪伟芳 女 1973.12 教学主任 教学管理 本科 沈阳市第一四五中学
谢超 男 1976.01 德育主任 德育管理 本科 沈阳市第一四五中学
郎英姿 女 1975.01 科研主任 科研管理 本科 沈阳市第一四五中学
孙凤梅 女 1967.01 电教主任 电教管理 本科 沈阳市第一四五中学
刘东椿 男 1968.03 后勤主任 后勤管理 本科 沈阳市第一四五中学
夏伟 女 1972.07 办公室主任 教学管理 本科 沈阳市第一四五中学
方志成 男 1968.10 教研组长 教学实践 本科 沈阳市第一四五中学
孙卓 女 1973.08 教研组长 教学实践 本科 沈阳市第一四五中学
朱彦燕 女 1974.11 教研组长 教学实践 本科 沈阳市第一四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