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智慧的教育者

    最近读了《做有智慧的教育者》一书,在书中我看到这样一句话比较能贴切的形容我看书时的心情,它说:真正的教育家就是洞明世事,练达人情的人。他们不发玄妙莫测的议论,不写恍兮惚兮的文章,更不幻想构建成什么哲学体系,他们说的话都是中正平和的,人人能懂的,让人看了以后,眼睛立即发亮的,心头涣然冰释,觉得确实是那么回事。那我想林格老师便就是那真正的教育家,因为他让我有了以上这些感觉。

    林格,他是著名学者,当代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教育专家,中国教育内涵改革整体解决方案首席专家,新时期养成教育理论实践体系创造者。因长期深入全国各地1000多个县、1200多所学校调研或者蹲点实验,林格被称作教育界用脚做学问的人。

    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林格的十个教育观的其中让我感触比较深的四个。

    教育就是生长

    教在甲骨文中,形为有人从旁以手持杖或执鞭,隐喻为上对下的影响。育在甲骨文中,似妇女在生育子女,隐喻为孕育新生。从本源上讲,教育是一种新生,教育就是人的成长。

   教育即生长的论点是由卢梭提出的,后由杜威做了进一步阐发。教育即生长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例如知识灌输进一个容器。也就是说一个生命从无到有,从微小到强大,生命的自我成长,是宇宙万物本能的成长规律。每一个生命,自降临这个世界伊始,都具有天赋的潜在能力。而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使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人要优秀不难,无非是把天赋的能力发展到一个比较高的程度。

    这里能举的例子有很多,但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一次我看一个国外的厨师争霸赛节目,在介绍这个得冠军厨师的时候,他说,他原来是专业踢足球的,快40了还踢不出什么成绩,后来就改学厨师了,他发现他爱这个职业,并能在其中找到满足感,我当时就在想,他们的社会真是宽容。对照国内情况来看,如果你30多了还是新手,什么都不会,估计没有人同情你,没办法,谁让我们人多,你不行,还有很多人可以代替你上。所以正如书中所说,教育所要追求的理想生活,是要构建一种美好的、恰当的灵性生活,使每一个生命都获得各得其所的幸福。

    教育是尊重

    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曾说过:儿童不是小人,儿童的心理与成人的心理不同,我们应当尊重儿童的人格,爱护她的烂漫天真。尊重,不仅仅意味着尊重孩子的各项权利,更意味着高度尊重人的生命发展规律,也就是激扬人性中的善性,比如感恩、包容、正义、正直、勇敢。人的善性一旦激扬,人的恶性就自然减少到最小值,教育就成功了。

    人的生命是主动发展的

    人饿了就想吃饭,人渴了就想喝水。不饿不渴,再香的饭再好的水,人都没有兴趣。歌德说过: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个奴隶。教育是道,道是本能。可以想到的是,学习的核心部分确实是教不会的,那是一种高级本能,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唤醒人的主动意识,带着他们走向知识,一起去发现、体验知识之美丽。那么如何唤醒呢?首先是信任期待。孩子们一旦得到了更多的信任和期待,内在动力就会被激发,会更聪明、能干、有悟性。其次是呵护自尊。自尊是一个人的内心全部秘密的总阀门。第三是激发上进。每一个人的生命原动力是上进,这种原动力,经常会被外界力量所掩盖甚至扼杀,教育者的道德应当是不断激发其上进,然后全面依靠其自身的学习本能,求得发展的进步。

    无为而无所不为

人的本性是不愿意感受到自己被他人教育的。我看过一个动画片,名字叫《恐龙当家》。讲的是恐龙妈妈生了两个恐龙蛋,一个特别大,一个很小。结果那个特别大的蛋里却生出一只瘦弱的小恐龙,它不像它的哥哥姐姐们可以帮父母干活,他胆子非常小,特别怕黑,甚至连给母鸡喂食都不敢。恐龙爸爸看出它身上的不足,可却一直在鼓励它能按出属于他自己的脚印来证明自己,后来,恐龙爸爸在一次陪他壮胆的夜晚被洪水冲走了,这只小恐龙在慢慢的长途中磨练了自己,经历了千难万险最终突破了自己,成就了自己。我想说什么,对比我们的教育,确实是说的话太多,而做的事太少,与其在那教育孩子,讲大道理,不如让他们自己去感受,尽可能的把大道理化成事情。  

教育如水,做有智慧的教育者是我们作为教师要一辈子去追寻和修炼的。正如清华老校长梅贻琦说:“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